“赤峰林果之乡”阿旗巴彦花镇,让人心生虔敬。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红色革命史,走出了赵尚志、张甲洲、白音格等一批抗联志士,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稀有的矿产资源。
秋日里,我走进老区基点村——代白勿苏村,拜访了村支书霍子云。黄昏时登上村边的小青山,俯视山下的一片盛果林,我不由发出一声赞叹:这村庄风景真是美。霍支书笑着说,你们喜欢写山水风光的文人,更应写写咱蒙东的红色故事和民族团结情。
霍支书的话很在理。代白勿苏的青山印满了红色足迹,绿水流淌着红色激情,是红色基因渗透了这里的一草一木,方使得这方山水如此动人。我想自己并不能访遍蒙东的山山水水,印在我记忆深处的却是抗联志士的传奇。
代白勿苏的红,是革命热烈的红。赤峰革命史最为浓重的一笔,就描绘在这“百里红区”的热土上。20世纪30年代中期,阿旗的苏维埃政权在这里宣告成立。自此之后,这片土地与无数革命人物故事紧密关联。这种革命的红,由鲜血染就,经激情铸就,它与那些曾为了崇高信仰的鲜活的心一起热烈跳动过,是革命英雄的丹心本色。
瞩目那刻在河畔石碑上的“东北抗联万岁”鲜红大字,让人陡生敬意。站在古老的桥边,看着秀山丽水、朴实自然的代白勿苏村,正是今人共同呵护的幸福家园。
代白勿苏的红,是奋进人心的红。一走进村口,立马感受到浓郁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。机器轰鸣,那意味着红土地上的加工企业正在兴建。施工马达声响起,那意味着又一座厂房已落成。在这里,各族群众热情地集聚着创业热情,这份热情映射到脸庞上,就有了自信的红。这种显见初心的红,以改善民生为根本,以追求幸福为基调,是当地群众内心迸发的锐意改革、不断进取的色彩。
乡村的新貌,是“现代绿”掩映的“革命红”。置身这方红土地,我唯一的愿望是:传播这片火热的红。
“山下山下,风展红旗如画。”漫步仲秋的代白勿苏村,这方鲜血染成的红土地已变了模样。或许因受过战火的洗礼,这里的阳光格外励志,格外地催人奋进。
淌流的河水,忙碌的菜园,丰收的果园……代白勿苏的民居错落有致、布局井然,自有一番诗意妙趣的桃源之美。这个美丽的村庄JDB电子,让花草果木尽享人类的礼遇,重启了动植物栖居的尊严,诠释着多民族村民和谐乐居的意义。
“树头金色果子熟,漫携光彩抹丹村。”代白勿苏村人淳朴好客,不论远近亲疏。村里的“五老”后代、种植能手巴图梅克最是盛情,他邀我到他家品新摘的红玉苹果。品尝新采的苹果,对于我等高级馋家,自是特别的美事。吃过一颗红色鲜润、甘酸如醴的果子,一溜甘爽瞬间盈满心脾!和巴图师傅对坐,我聆听他对苹果产业发展的娓娓述说,了解了村党支部带领各族群众致富的不凡历程。五年前,代白勿苏村率先引进赤峰市果品公司,双方以“按股分红”模式合作,走出了“立体种植,休闲度假、观光采摘”复合发展新路子。在镇村干部的强力带动下,村民摘掉了“贫帽子”、拔掉了“穷根子”,种植户开上了“苹果香车”,住进了“苹果洋楼”。
回顾脱贫的历程,巴图师傅自是一腔感怀:“咱村在霍子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,各族相处得像一家人。”五年前,在村支部的组织下,巴图家作为后进家庭和对街的优产种植户赵建明家结成脱贫对子。在赵建明家的带动下,巴图家制定了脱贫计划,先是种植寒富苹果,而后扩大规模,并在成年果林下养鸡。赵建明手把手帮助他家联系高产果苗,教他虫害防治技术。果树开始挂果后,有了丰厚收益,让巴图家很快脱了贫。两家人的脸上,终于展露了幸福的笑容。为此,巴图家感动地抱出珍藏十五年的马奶酒JDB电子,回谢给赵建明家。去年,巴图和赵建明双双被赤峰市评为“乡村振兴先进个人”。
像蒙汉两家结对致富的例子,在代白勿苏村不枚胜举,互帮互助的传统蔚然成风。
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”。在护绿造绿的实践中,代白勿苏村有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其中。
村干部们进田间到地头,将国家生态环保政策讲透。同时,村委组织“草根民嘴”、小品歌舞等文艺样式,展现绿色村庄的美好情景。村里邀请环保专家进村传授动植物保护知识,将绿色种子播进村民的心田。在乡村振兴进程中,白勿苏村从原先的贫瘠黯淡的蜕变成“绿富美”。
在生态文旅开发中,代白勿苏村保留了原有的民俗风貌、民族饮食,保存了一座活着的“蒙东民俗文博馆”。他们保留了家园的宁静与安逸;他们保留了对乡村生活的朴素情感……在这块被村民护佑的“净土”上,我体验了生态养护、乡村旅游、企农互助的多赢成果。村中的老人高兴地说,因为生态的良好修复,还引来了白鹭、鹌鹑、苍鹰等动物回归村里的山林。
“幸福,在这里生产”,这是代白勿苏村文旅观光的宣传语。商机满满的苹果园,正打造成乡村生态摄影基地,引来各方驻足的脚步和回首的目光。在园中行走,我们放飞心灵,让身心在果香中浸润,扮一回浪漫大片主角,体验的是轻灵的快意。我不由想高呼:来吧来吧,到蒙东来,做一回真正的自己,让自己的灵魂浪漫飞升起来。
在村中行走,我偶遇了观光客斯日格。他和老伴是从台湾宜兰来赤峰培根问祖的,想在老家乡村补拍一张婚纱照,以实践当年“牵手一生”的婚姻誓言。站在林荫下,他激动地说:“年轻时想到内地风景名胜区拍婚纱照的心愿没实现,现在我们要站在这北方的苹果林中,在这幸福的仪式感中慢慢到老。”
瞩目代白勿苏村,果树花常开,四季情意浓……在这灵秀山水间,我切身感受到红色基因的世代传承,感受了“石榴籽紧紧围抱”般的民族情深,更领略了东北抗联精神的星火燎原。(作者:林文钦)
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,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、更新的新闻资讯。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(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)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。
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
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Copyright 2005-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