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论坛近日在湖南郴州举行,论坛上发布了《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》;今年中秋、国庆假期,武汉将以“月满江城 ,祝福祖国”为主题推出四个板块98项文化旅游活动;近年来,咖啡馆作为带有社交、消费属性的休闲驿站,其数量和经营状况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当地的消费活力和经济韧性。
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等主办的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论坛近日在湖南郴州举行,旨在推动中国“美食+旅游”深度融合发展,探索美食旅游的发展路径。论坛上发布了《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、“中国美食旅游十城”“中国美食旅游十街”“中国美食旅游十企”和“中国美食旅游特别贡献案例”。
食,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里一直处于重要地位,也位居旅游六要素(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)之首。
2019年,中国已形成60.06亿人次的出游规模,八成以上的游客已经跨越单纯欣赏美丽风景的初级阶段,开始进入感受美好生活的中高级阶段,以旅游的方式享受异地美食成为重要选项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,餐饮是大众旅游的基本要素,美食是小康旅游的刚性需求。美景看多了,场景丰富了,美食的需求就开始产生了。游客越来越喜欢体验各地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特色餐饮,美食成为旅游吸引物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课题组调查发现,92.3%的受访者会在旅游前或旅游中做美食攻略;93.1%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;在商旅出行的受访者中,有76.8%的人会在完成商务活动之外,挤时间寻访当地美食。
《报告》显示,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旅游目的地的公共休闲空间,分享当地的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。当地的早点、夜宵和各式餐馆为游客的分层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。
《报告》分析,1999年国庆黄金周标志着以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时代来临。大众旅游发展20多年来,美食旅游的客流最初主要从农村流向城市,随后双向流动开始增强。当前,城乡之间寻求差异化美食体验将成为趋势,且流动强度变强、流动频次变高。
《报告》指出,中国目前的美食旅游有几种发展模式,首先是以八大菜系和特色餐饮为代表的传统美食驱动型发展模式。广东的生猛海鲜、成都和重庆的火锅、兰州的牛肉面、江南的水八珍、山西的面食等,都是老百姓眼中的美食地图。市场化和产品化的美食线路都是吃出来、走出来的。
“我的行程我做主,我的美食我做主”,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不仅要吃得有味道,还要吃得更健康、更有个性。《报告》指出,由资本、文创和现代商业模式拉动的时尚美食也成为美食旅游的发展模式。需求就是商机,长沙文和友、海底捞、北京宴,还有广受年轻人喜爱的茶颜悦色、喜茶、蜜雪冰城……都成为游客的打卡点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北京等大都市,国际餐饮品牌已广泛介入当地的美食地图,成为美食旅游的新亮点,无论是面向大众的麦当劳、肯德基,还是上榜米其林的北京京兆尹、上海UV紫外线、广州花园酒店的斯蒂勒,它们以国际标准和时尚气息,成为近悦远来、主客共享的当代美食新空间。
此外,随着旅游空间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,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中的地位越发凸显JDB电子。推广美食旅游品牌也是美食旅游发展的模式。浙江的“百县千碗”、湖南的“味道湖南·去湘当有味的地方”、安徽的“皖美好味道,百县名小吃”,广州亚洲美食节、青岛啤酒节、济南鲁菜美食节等美食成功营销案例表明,美食已纳入地方旅游发展的战略视野,成为促进旅游消费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。
《报告》指出,那些具有浓厚美食文化渊源、完善商业配套设施、旺盛的居民出游潜力的地区,也是美食旅游相对集中的区域,全国已呈现出环渤海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和成渝四大美食旅游集聚区。以现代型综合城市为依托,应培育一批美食旅游城市和街区,辅以重点旅游村镇,进而形成美食旅游的空间支撑。
《报告》建议,应依托高星级酒店和有影响力的社会餐饮,分类培育美食旅游的市场主体和产品品牌。同时,将地方特色餐厅向旅游市场推广,通过口碑传播将地方美食转换为旅游美食。注重发挥旅行社、在线旅行平台和新媒体平台的作用,将美食列入旅游目的地攻略,让更多游客为了心仪的美食而到访一座城市。
《报告》还建议,文旅及相关部门应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强国际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,利用多边机制和社会力量,推出“东亚美食旅游之都”、“一带一路美食旅游之旅”、“欢迎中国—美食餐厅”、“你好,中国—美食之旅”等品牌,助力美食旅游的国际化推广和品质化提升。
美食旅游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的重要载体,也是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。我国正在积极推动“美食+旅游”深度融合发展,探索美食旅游资源开发路径与市场培育方法。
9月21日,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,介绍2023年中秋、国庆假期武汉文旅活动总体安排。今年中秋、国庆假期,武汉将以“月满江城 ,祝福祖国”为主题推出四个板块98项文化旅游活动。
一是“武汉漫游”板块,主要包括“迎新惠民”“光耀长江”“欢乐游园”三大系列活动。其中,“迎新惠民”系列以开学惠民、城市漫游等主题活动为主打;“光耀长江”系列以中秋、国庆特辑长江灯光秀为主打,营造浓厚节日氛围;“欢乐游园”系列以各旅游景区、特色街区的游园活动为主打,满足不同群体漫游武汉的需求。
二是“武汉寻味”板块,以营地烧烤、过早宵夜、月饼制作、传统美食等体验活动为主打,举办“武汉过早生活节”、“在月下”国庆中秋美食游园会等活动,推出“寻味大武汉”线上美食地图,发放美食优惠券,吸引市民游客打卡品牌店,感受“舌尖上的武汉”。
三是“武汉观演”板块,以音乐节、开饭喜剧、城市剧场、沉浸式演艺为主打,以开饭喜剧“蛮闪”喜剧节、园博园大学生音乐节、“我们的节日·中秋”文艺晚会、“花好月圆”中秋音乐会等演出和专场汇演,为市民游客奉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。
四是“武汉看展”板块,以数字展览、艺术展示、书法摄影展等展陈活动为主打,推出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、武汉图书馆“漫步江城·武汉的桥”摄影展、晴川阁名家书法展等,丰富市民游客假期精神文化生活。
根据携程平台数据显示,中秋、国庆假期,目的地为武汉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613%,其中,武汉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502%,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898%,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5594%,武汉再次成为假日旅游热点城市。
节前和假日期间,武汉市文旅局将组建8个督导巡查组,采取“市区联合、暗访检查、跟踪督导”的方式,进一步对图书馆、文化馆、博物馆、纪念馆、A级景区、星级饭店等文旅场所开展隐患排查,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加大执法检查督导力度,加强旅游质量风险预测研判,强化旅游投诉快速处置,确保市民和游客过一个欢乐祥和的“双节”。
中秋国庆“双节”将至,武汉推出98项文化旅游活动,丰富文旅产品供给,迎接即将到来的出游热潮,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和游客多样化、个性化的假日文旅生活需求,拉动文旅消费市场。
近年来,咖啡馆作为带有社交、消费属性的休闲驿站,其数量和经营状况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当地的消费活力和经济韧性。如果在浙江绘制一张“乡村咖啡地图”,这些标记点或依托乡野山水,或融合历史古韵,或延伸文旅业态。一杯咖啡,折射出浙江乡村能级跃升的新思路。
穿过隧洞,步入露台,自然落差形成的瀑布直挂眼前,于半山腰悬崖处品尝手冲咖啡,远处是一片葱茏……在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彭湖村的竹林深处,隐藏着一家网红咖啡馆“瀑布咖啡”。
在乡村,咖啡馆可以下沉到何处?安吉的答案是山、田、湖、瀑、林、矿。这个常住人口不到60万人的山区小县城拥有300多家咖啡馆。当地的生态优势,正在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位于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的“深蓝计划咖啡馆”,坐落在湛蓝湖水和冷冽岩石之间,创业团队将原本废弃的矿山打造成“小冰岛”,一年内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,最高单日接待量近8000人次,为村里带去600余万元收益。
在温州市文成县周山畲族乡,悬崖咖啡正在成为“村咖”新晋网红:这里原先是一处观景平台,海拔纵深达200多米。如今加盖了全玻璃外立面,远远望去,咖啡馆仿佛矗立于悬崖之上。
在浙南山城丽水市青田县,咖啡已经成为这座侨乡的“社交语言”:日均售出咖啡约1.5万杯、年均消耗咖啡豆超80吨……“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就能喝到纯正意式咖啡。”意大利华侨徐先生说。
一盏老底子盖碗,里面装着热拿铁……在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,曾经用作教室、茶馆的蔡氏宗祠,如今变身“祠堂咖啡”,别出心裁的“中西结合”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,也为祠堂里的宁波锡镴器博物馆和宁波熨斗博物馆带来不少人气。
一缕“咖啡香”JDB电子,盘活了沉寂的古建筑,激活了古镇业态。约1公里长的绍兴老街仓桥直街,聚集了近10家风格各异的咖啡店。连续两年举办的“古城咖啡节”,不仅为咖啡店主提供了交流平台,也为打造古城新IP助力。
位于湖州南浔古镇的“哈利波特咖啡馆”将旧粮仓改造成霍格沃茨图书馆、音乐厅、咖啡吧,让游客实现魔法梦想的同时,在古镇里品咂一杯咖啡,享受休闲时光;漫步台州临海街,当地风味小吃与咖啡融合的创意特调咖啡,让人在唇齿间感受咖啡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交融;深藏于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粮油巷里的“隐巷咖啡馆”,脱胎于村里废弃粉干厂,经过“90后”老板滕璟霖的改造,如今宛如一个室内露营基地,复古帐篷、折叠桌椅、露营灯被巧妙地安置在各个角落,满墙咖啡品牌纸杯成为“打卡位”。
漫步绍兴柯桥稽东镇的“榧香书舍”,当地乡贤将咖啡与香榧结合,打造榧香咖啡,村舍间弥漫咖啡香气;宁波象山茅洋乡“青·蟹咖啡馆”依托“共富农场”新型旅游综合试点项目,不仅卖咖啡,还在村里种地、养鱼,探索稻鱼、稻虾、稻蟹共养模式,“乡创客”变身“新农人”……
乡村发展吸引了在外的年轻人回乡创业,让乡村文旅融合有了新思路。“咖啡乡创客”通过一间间“村咖”,正带动周边业态不断延伸。
在湖州市安吉县横山村,一处废弃的竹木加工厂被改造成“数字游民公社”,年轻人正围坐在公共区域一边喝咖啡一边进行头脑风暴。
公社80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设置了共享办公区和宿舍区,配套工作生活所需各种设施,2022年吸纳了473名“数字游民”入住,平均入住天数47天,平均入住年龄31岁,其中37%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,每日平均工作时长6.8小时。
一间间咖啡店成为“数字游民”的“充电站”。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闻得到咖啡香,这些城市人在乡村找到了他们向往的生活。
返乡参与未来乡村运营工作的安吉余村青年丁文文相信,如今的乡村既有人们向往的自然环境,又有便利的交通和相应的配套,更多人会选择与乡村相伴,创造人生不一样的精彩。
“亚运会带来的热度也在浙江乡村发酵。”一名“数字游民”说,“越来越多的人背起电脑,把自己放进乡村咖啡馆,就像往温暖的水里放了一块清甜的陈皮。”
乡村咖啡的兴起,满足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。“旅游+咖啡”解锁了乡村文旅更多新玩法,创造出更加独特、有趣的旅游体验。同时,乡村咖啡产业对当地旅游发展起到了补充作用,为村里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。JDB电子JDB电子